樓主
普通會員 TA的每日心情 | 開心 2021-3-25 16:41 |
---|
簽到天數(shù): 6 天 [LV.2]偶爾看看I
|
6#

樓主 |
發(fā)表于 2019-2-26 09:47:04
|
只看該作者
女人
“我天生就喜歡觀察人,是對人間煙火比較感興趣的人?!?br />
笛安說自己是個喜歡生活在城市里的人,按她的說法就是“每天的霓虹讓我有存在感”。
她在新作《景恒街》上寫道:“北京不是我的家,我只是深愛它?!?br />
書中,女主角的名字起自北京的靈境胡同,男主角的名字則是CBD附近的一條景恒街。
她認為大城市美好的地方,就在于很多無歸屬和來歷的人匯集在這兒,大家共享著同一份孤獨。
所以她特別愿意去寫不甘心的人:“愛情,通常發(fā)生在不甘心的人之間……什么都甘心了,都認了,就不那么需要戀愛了?!?br />
成年人的愛情,不可避免地會有算計,也必然會有所保留,悲哀的地方也就在于此。
明明是相愛的人啊,卻要不斷地用利益挑逗,不停地試探底線。
明明是談戀愛,最后卻只是在談生意。
然而大城市的殘酷還不止愛情,我們這群有夢的年輕人,哭過笑過奮斗過,眼睜睜看著夢碎,然后夢醒,望著一地狼藉的碎片,依然會奮不顧身地投入到下一場夢。
這不是愚蠢,不是冥頑不靈,這是年輕人唯一值得驕傲的倔強。
笛安是一個始終保持著倔強的人,所以她才有渴望寫一本《景恒街》,來見證這個時代的倔強。
她是從小就想像斯嘉麗那樣的“富有強大生命力”的女生,十幾歲,笛安就知道自己不會做一個朝九晚五,賢妻良母的女人。
按部就班的人生,從來都不是她想要的。
但一個不期而至的小生命,再次改變了笛安的人生軌跡,她有了女兒,做了媽媽。
這個孩子教會她愛是不需要理由的,她也想教會孩子:每個人都有不愛的權(quán)力,哪怕你不愛媽媽,甚至不愛自己,都是你的自由。
有人問: “你(小說)的女主角怎么突然變這么慫了。”
她回答:“我覺得可能是現(xiàn)實生活中的我變慫了。”
作為媽媽,笛安現(xiàn)在要接送女兒去幼兒園,還要教會她識字,“不然等孩子上小學的時候會很辛苦”。
笛安想盡辦法護她周全,而這個小家伙目前的理想是開救護車或者做醫(yī)生。
這個柔軟晶瑩的小家伙,就是過去四年里導致我人生巨變的最重要的原因。因為她的存在,就算我對‘作家’這個身份已經(jīng)充滿了懷疑,但是作為一個‘人’,我卻前所未有地確定,我是誰,我該做什么。
她想讓女兒成為一個快樂的人、健康的人,而且對她不求回報。
面對職業(yè)生涯,笛安很坦然地說寫作是她生命中至關(guān)重要的一部分。
她敬重作家這個身份,同時寫作是她真正不可或缺的習慣。
年輕的時候,她曾說:“如果有一天寫不出東西來了,我就去死?!?br />
而現(xiàn)在的她會說:“寫不出以后,我也要好好地生活下去?!?br />
人只有在極其年輕的年紀,才會說理想是自己的全部。
隨著年齡和閱歷的增加,我們會發(fā)現(xiàn)人最重要的永遠是自己,其次才是附加在自己之上的那些標簽,作家、母親、女兒、妻子。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