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學步橋位于河北省邯鄲市主城區(qū)串城街(邯鄲道),原為木橋結構,因常遭水沖,于明代萬歷四十五年(1617年)改建為拱券型石橋。橋身長32米,面寬9米,高8米,兩旁各有19塊攔板和18根望柱,均雕有歷史人物故事和精美的獅子、猴子等動物。橋下設有三個大橋孔,橋孔兩側附設四個小孔,三個大橋孔中心處雕有向下俯視的獅頭。橋的規(guī)模雖不大,但結構堅固,造型美觀,具有民族橋梁建筑的藝術風格。
昔日河水蕩漾,夾岸楊柳成蔭,為邯鄲古城一大景觀。酈道元《水經注》云:“洪湍雙逝,澄映兩川。當時學步橋是跨越沁河的唯一橋梁,稱“三輔鎖鑰”(義為京畿之地)。
學步橋所在的串城街是一條戰(zhàn)漢風格的歷史街區(qū)。是古代邯鄲城的中心大道,是秦始皇的故里,是邯鄲歷史的重要載體。武靈閣、玉皇閣、秦始皇誕生地紀念館(朱家巷、秦始皇故里)、藺相如回車巷、藺相如府、將軍府、學步橋、慈禧行宮、邯山書院、張國彥宗廟、王琴堂故居、趙闕、清真寺、河北銀行舊址、騎兵雕像群等人文景觀薈萃。
古橋旁邊坐落著一個年輕小伙子在一對步履優(yōu)雅的足跡后爬行的石雕,它逼真地描繪了“邯鄲學步”這一典故,這座橋從此而得名。唐代大詩人李白曾有“壽陵失本步,笑煞邯鄲人”的詩句。解放后重建,已非過去學步橋之真面目。現為邯鄲市級文物保護單位。
20191104_17390550_1572842783941.jpg (461.23 KB, 下載次數: 39)
下載附件
2019-11-4 12:49 上傳
20191104_17390550_1572842784116.jpg (368.83 KB, 下載次數: 34)
下載附件
2019-11-4 12:49 上傳
20191104_17390550_1572842784219.jpg (379.82 KB, 下載次數: 41)
下載附件
2019-11-4 12:49 上傳
20191104_17390550_1572842784349.jpg (809.26 KB, 下載次數: 42)
下載附件
2019-11-4 12:49 上傳
20191104_17390550_1572842784490.jpg (433.67 KB, 下載次數: 51)
下載附件
2019-11-4 12:49 上傳
20191104_17390550_1572842784602.jpg (241.29 KB, 下載次數: 49)
下載附件
2019-11-4 12:49 上傳
20191104_17390550_1572842784704.jpg (509.8 KB, 下載次數: 42)
下載附件
2019-11-4 12:49 上傳
20191104_17390550_1572842784819.jpg (493.74 KB, 下載次數: 49)
下載附件
2019-11-4 12:49 上傳
20191104_17390550_1572842784931.jpg (608.43 KB, 下載次數: 45)
下載附件
2019-11-4 12:49 上傳





來自: Android客戶端
|
評分
-
查看全部評分
|